黄山市首届基础教育发展研讨会暨安徽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进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发布者:教育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25-03-28浏览次数:22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深化校地合作,推动黄山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年3月26日,黄山市首届基础教育发展研讨会暨安徽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进会在我校率水校区举行。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方辉平出席会议。

方辉平代表学校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发展、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强调高校在服务地方教育中的使命担当,表示将依托教育科学学院的学科优势,深化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实践融合,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

黄山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谢其正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是黄山市推动教育强市建设的重要举措,未来将聚焦“协同育人、创新机制、赋能实践”三大方向,构建常态化合作机制,全面提升区域教育质量。

在主旨报告环节,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更立教授以质量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思与行为题,从新时代学前教育发展需求出发,以“学生中心、质量导向师范规律、中国特色”为理念,通过优化培养方案、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师资队伍等路径,系统推进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质量提升。祁门县教师发展中心正高三级教师胡来宝以培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结合其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经验,系统阐述了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规划路径。

安徽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进会环节,集中展示了入选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培育项目。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三级教师、省特级教师焦斌的语文聚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科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祁门县幼儿园园长、高级教师胡祁红的“重组·融合·共生:农村幼儿园玩教具26年创新实践,立足农村教育实际,以低成本、高创意的玩教具开发推动幼儿教育普惠发展黄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汪海彬的专业发展视角下教师情绪觉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依托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开展了教师情感素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专家对三项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进行了点评,并从理论创新、实践价值及推广路径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大会还对2024年度黄山市“优秀教育实习基地”及“优秀实习指导教师”进行了表彰。黄山示范幼儿园等4家单位获评“优秀教育实习基地”,吴敏8名教师被授予“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称号。

此次活动由黄山市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黄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黄山市屯溪区教育局联合主办。会议以“协同·创新·赋能: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实践探索”为主题,汇聚省内教育领域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及小学(幼儿园)校(园)长等200余人通过主旨报告、成果展示与交流研讨等形式,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师范生培养及教学成果转化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会议不仅搭建了多方协同的创新平台,更凝聚了“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提质量”的共识。为校地合作和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撰稿:教科院洪盈;摄影:教科院王昊;审核:教科院朱蕾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