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学院教工党支部:党建引领聚合力 深度融合促发展

发布者:教育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24-07-12浏览次数:115

中共黄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委员会教工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七个有力”,始终紧抓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主阵地,引导全体党员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表率,不断推进党建引领和事业发展双向融合,先后荣获校样板支部、三星级支部等称号,促进学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聚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提升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

以安徽省第四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项目为依托,深入贯彻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结合学院特色,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与实践“四轮驱动 四式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先后获批省党建研究课题2项、安徽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主题短视频征集活动二等奖1项、2023年度黄山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1项。打造心理健康“六个1”进校园、“携爱书途”、“点亮小徽星”志愿服务等品牌活动,受到《学习强国》《精神文明网》《安徽先锋网》《安徽文明网》等主流媒体的报道。近年来,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一等奖1项、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在师范生技能竞赛等多个AB类赛事中获奖近百项,其中国家一等奖1项、省一等奖15项、二等奖22项,并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11项、省级29项,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跃升。

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学院事业发展

党员教师模范带头,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2019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确定为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省教学创新团队,应用心理学专业获批省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省基层示范教研室、省教学创新团队,小学教育专业纳入省第一批次本科招生。对标师范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训室建设,徐俊华教授主持的“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与改革研究”获得安徽省质量工程重大教研项目优秀。汪海彬博士获得安徽省第十三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于丰园教授的“黄山市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对策研究”资政报告获得黄山市委书记凌云的批示——“创新方式、汇聚力量、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年来,教师获批国家级课题3项,教育部课题2项,省杰出青年项目1项、省优秀科研创新团队1个、省级课题20余项,横向课题10项,到账经费近300万元。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高质量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获省级社会科学奖二等奖1项、市级社会科学奖2项,咨政报告获国家领导批示1份,市厅级领导批示3份。在高质量论文发表、纵向课题、到帐总经费、市级以上政府采纳报告、省级以上学会社科奖项、市级以上科研平台等方面较好地完成了学校科研任务。

三、推进党团队一体化工程,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效果明显

依托“长三角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心理学核心课程虚拟教研室”两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充分利用心理学专业师资优势,打造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系列特色活动,推进党团队一体化育人。党员教师连续多年承担全校公共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任务,学生作为教师助手,积极参与课程中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和团体心理训练活动。连续承办了学校16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节活动,党员教师带领学生全程参与开展多项活动,活动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疫情期间,多名党员教师承担线上学生心理咨询任务,汪海彬、王雅丽等同志专门针对特殊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线上辅导,为我校学生易发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干预,受到全校师生一致好评。

党员教师带领学生深入黄山市市直学校,17000中小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为有针对地开展“暖心”服务打下重要基础。推进心理育人工作走深走实,支部主动留守儿童居多的歙县森村中心学校结对,走近留守儿童一体化实施“一堂心理健康教学观摩课”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留守儿童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与辅导讲座”等,确保育人取得实效,《中国教育报》为此进行了专门报道。

四、结对共建聚集工作合力,积极作为服务地方发展

积极推进校政、校企、校际协同,与黄山市文明办、黄山市教育局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共建黄山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黄山市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多个平台,在课题合作、师资培训、名师共享、心理健康、基地建设、实习就业等领域开展广泛交流合作。其中,黄山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持续服务黄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并受到好评,年获得市财政支持经费13万元。积极支持和动员符合条件的教师到市教育系统管理岗位挂职,汪海彬、徐宏图分别挂职黄山市教育局副局长、徽州一中副校长,实践教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加强与地方中小学幼儿园协作,与黄山市的21所幼儿园、小学签订了实习协议,与4所幼儿园、小学共建教师应用能力发展工作站。积极探索“走出去”模式,与新加坡PCF社区基金会和今日教育产业集团深度合作,前后向新加坡输送了100名学前教育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学生的实践和就业空间不断拓宽

(撰稿:教科院袁书杰;摄影:教科院;审核人:教科院徐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