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学生开展心理灵活性与“躺平”倾向干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发布者:教育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25-04-18浏览次数:10

近日,我院大创团队依托“学风建设视角下心理灵活性在大学生‘躺平’文化等错误认知中的干预方法研究”项目,深入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该项目组由教育科学学院关懿君张启灿、刘晓亚、胡昌媛、杨顺五名学生组成,指导老师为杨潇、洪盈老师。

项目伊始,团队成员收集关于学风建设、躺平文化、心理灵活性等相关文献和最新研究成果,从个体心理灵活性和“躺平”等错误认知的关系角度出发,深刻剖析“躺平”现象的形成原因;积极运用接纳承诺疗法等相关理论,通过科学有效的问卷调查,在校园内招募被试进行前测、后测验证等环节,制定了团体心理辅导等干预方法,对相应被试实施为期八周的针对性团体心理辅导,以提高个体心理灵活性水平,改善大学生的躺平现状,促进学习动力提升,有效改进了学风建设

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基于OBE理念,项目组成员将日常心理学理论学习,指导了具体实践工作,更好掌握了个体咨询、团辅辅导、数据分析、调查实验等应用心理学专业技能,提升了学科素养和科研能力,紧跟心理学研究前沿,提出了纠正错误认知偏差,改善个体心理灵活性,优化心理健康素养等富有创造性思维的观点和创新举措,对高校干预“躺平”文化,加强学风建设提出了新思路、新方法。

通过项目实施,小组成员对“躺平”等现实问题,认真思考,仔细剖析,抓住了错误认知的根本所在,运用学习到的干预方法,推陈出新,设计出新方法,呈现新效果,为心理灵活性和接纳承诺疗法的更为广泛的本土化应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体现了学院“知行合一”的良好学风。

(撰稿:教科院杨顺、杨潇、洪盈;摄影:教科院刘晓亚;审核:教科院朱蕾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