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孩子患染“无差错障碍症”

发布者:教育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21-09-28浏览次数:657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的孩子在写作业或做某件事情时,特别是在参加考试时,越是认真越是出错,越是注意越是出错,越是仔细越是出错,最后导致作业写不好,事情做不好,考试成绩不理想。有关教育心理专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无差错障碍症”。

    有的孩子之所以患染“无差错障碍症”,主要是有的家长或老师在教育方法方式上出了偏差。当孩子在写作业时,家长或老师便告诉:认真写,千万别写错了;当孩子在做某件事情时,家长或老师便交待:仔细做,千万别出问题;尤其是孩子在参加考试时,便再三叮嘱:好好考,千万别考砸了。在平时也会反复强调,这不能差错,那不能失误,特别是在学习方面,更是所谓的严格要求:在学习上绝对不能马虎,今天的一点小错都可能导致今后考不上大学,就会断送前程。这种经常性的强化,虽然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很容易养成孩子谨小慎微的性格,使他们患染“无差错障碍症”。孩子在写作业或做某件事情时,特别是在参加考试时,如履薄冰、惧怕失误,不能宽容自己的哪怕是很小的犯错和失误,偶有犯错和失误就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这既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又影响学习效果,更抑制他们的创新精神。

    孩童时代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他们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心,而生活经验、社会阅历却是非常浅显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只是一张白纸,犯错和失误是难以避免的。作为家长或老师来说,要允许他们犯错和失误,要正确看待他们的犯错和失误,千万不能要求他们一贯正确,更不能在他们犯错和失误时进行指责、谩骂、甚至体罚,使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患染“无差错障碍症”。事实上,任何一个人不犯错误、永远正确是不可能的,何况一个孩子。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要避免患染“无差错障碍症”,并不是鼓励孩子都去随意地犯错和失误,而应该在要求他们尽量减少犯错和失误的同时,告诉他们犯错和失误是不可避免的,不必惊慌失措,同时更要告诉孩子在犯错和失误后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这样对提高孩子身心健康是大有好处的。

(来源:中国文明网)